化療是當前臨床上腫瘤治療的常用手段之一,環磷酰胺是一種廣泛應用于臨床的化療藥物。然而,化療藥物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會損害快速自我更新的腸上皮細胞,破壞腸粘膜,增加腸道通透性,導致腸道菌群失調并移位,進而引發系統性感染。在這個過程中,杯狀細胞等腸上皮細胞受到環磷酰胺等化療藥物的損傷,腸道粘膜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每年有超過50萬患者受到化療藥物副作用的影響,其中腸黏膜炎居多,因此開發具有保護腸黏膜功效的活性物質迫在眉睫。
巖藻多糖是一類來源于海洋褐藻的硫酸鹽多糖,主要存在于褐藻細胞外基質中,其來源廣泛,結構復雜,通常由巖藻糖、糖醛酸、半乳糖及木糖等組成,其上經常有硫酸根取代。作為一種來源廣泛、毒性較低的天然水溶性多糖,近年來吸引了各國研究者的關注。多項國內外研究結果均顯示其有廣泛的生物活性,具有免疫調節、抗腫瘤和胃腸道保護等多種活性。
科學家研究發現巖藻多糖可以緩解腸道黏膜損傷,降低炎癥因子的表達,減輕炎癥反應,增加緊密連接蛋白的表達;同時巖藻多糖能調節腸道輔助性T細胞Th1/Th2的比值,增加免疫球蛋白A(IgA)的表達,保護腸道的免疫屏障。
研究人員用環磷酰胺構建小鼠腸道粘膜損傷小鼠模型,研究巖藻多糖調節腸道菌群的作用,實驗結果顯示,巖藻多糖能夠增加擬桿菌的豐度,降低厚壁菌的豐度,重塑腸道菌群。飲食中添加50mg/kg.bw巖藻多糖可以改變正常小鼠的腸道菌群、增加菌群多樣性,并且減輕環磷酰胺誘導的腸粘膜損傷。
中國海洋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唐慶娟團隊針對巖藻多糖的潛在益生作用展開研究,發現它改善腸道菌群的同時緩解環磷酰胺導致的腸道黏膜損傷。這對腫瘤化療前后的營養干預具有很好的指導意義,畢竟環磷酰胺是臨床常見的抗癌藥物,如果可以通過巖藻多糖的使用,降低它的副作用,逆轉腸黏膜在藥物治療期間的損害,無疑具有重大意義。
研究發現環磷酰胺會造成腸黏膜損傷,損傷腸絨毛。小腸絨毛長度、隱窩深度及兩者比值(V/C值)是衡量小腸消化吸收功能的重要指標,其中V/C值可以顯示小腸的綜合功能狀況。如圖2A所示小腸HE切片結果顯示,空白組腸絨毛排列緊密,結構完整,且長度較長;而模型組腸絨毛排列松散,長度變短;巖藻多糖干預組小腸組織形態得到改善。如圖2B所示,巖藻多糖干預組小腸絨毛長度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50kD組改善效果顯著(P<0.05);各組之間小腸隱窩深度沒有顯著變化;模型組V/C比值顯著下降(P<0.05),巖藻多糖及其酶解產物對V/C比值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其中50kD組改善效果顯著(P<0.05)。
參考文獻:
1 Shi H,Chang Y,Gao Y,et al.Dietary fucoidan of Acaudina molpadioides alters gut microbiota and mitigates intestinal mucosal injury induced by cyclophosphamide[J].Food Funct,2017,8(9):3383-3393.
2 Xue M, Ji X, Liang Hm, et al. The effect of fucoidan on intestinal flora and intestinal barrier function in rats with breast cancer[J]. Food and Function, 2018,21(2):1214-1223.
3 Zuo T,Li X,Chang Y,et al.Dietary fucoidan of Acaudina molpadioides and its enzymatically degraded fragments could prevent intestinal mucositis induced by chemotherapy in mice[J].Food Funct,2015,6(2):415-422.
4高遠,石紅杰,常耀光,王靜鳳,唐慶娟.海地瓜巖藻聚糖硫酸酯對環磷酰胺損傷小鼠小腸粘膜的保護作用[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19,10(8):2132-2138.
更多健康資訊,請關注訂閱號“巖藻多糖”,知乎“BMSFu巖藻多糖”。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
魯公網安備 37021102001208號
a> Copyright ©2019 明月海藻生物健康科技集團 版權所有